当前位置:首页/ 天气资讯天气预报

三公里范围内“最多跑一次”!南京公安推出多个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

三公里范围内“最多跑一次”!南京公安推出多个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办理驾驶证,回安徽、在南京办,都要跑几十公里。”6月初,在南京市浦口区乌江镇一家企业上班的安徽芜湖孙先生眼看着驾驶证就要到期,却因为工作繁忙脱不开身办理。

得益于“放管服”改革,异地换证为驾驶人提供便捷服务。去年以来,南京市公安局在“放管服”改革基础上,全力推进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建设,提升公安警务服务效能,实现城区群众三公里范围内“最多跑一次”,即可办理203项高频事项。截至今年6月,南京144个派出所297个综合服务窗口办件量总计超100万件。

小驿站,服务长三角

“浦口区乌江镇在苏皖两省交界处,原来办换证业务往哪边跑都要花上大半天时间。”孙先生电话联系浦口公安分局乌江派出所后,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来到派出所打造的警网融合服务驿站,“提供身份证和驾驶证后,不到20分钟,新驾驶证就拿到了。”

孙先生所说的“驿站”,是乌江派出所将综合服务窗口前移的创新实践。去年底,浦口公安分局在试点综合服务窗口的基础上,联合浦口区桥林街道共同将乌江警务联勤工作站升级为苏皖警网融合服务驿站。

浦口区乌江镇与安徽和县乌江镇仅一江之隔。乌江大桥连接着江南江北,却一度因为跨省让两省居民跑了不少“冤枉路”。“两地人民交往密切,也因此经常需要往返苏皖两地办理各种证件、开具各种证明、处理各种违章等,十分不便。”浦口乌江派出所所长李宗涛说。

综合服务窗口为百姓解了难题。除原有人口管理业务外,南京市公安局将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车驾管、出入境、治安类业务下放至派出所办理,形成派出所“综窗”203项业务清单向社会公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交通违法曝光处理、驾驶证补换证、护照和港澳通行证申领等高频业务。

“别看驿站只有120平方米,未来将向苏皖两省甚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群众提供服务。”李宗涛介绍,建在乌江大桥浦口桥头堡处的驿站,扩建后将采取365天24小时运转机制,白天“民警+警辅+网格员”在驿站内开展值班备勤、警务研判、群众服务、社区网格等工作,夜间值班民警和警辅开展治安巡逻、设卡盘查、群众救助、突发事项处置等工作。

小窗口,解决“疑难杂症”

“孙女明年上初中,必须在4月底前办好落户才符合入学条件,可我还缺一项证明,这该咋整?”3月16日,孙桂菊在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行政服务中心急得团团转。

按照南京市落户政策相关规定,市级户政办理窗口、区级户政办理中心、公安派出所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核实工作并上报,接到审批决定后再进行办理。“再赶去外地开证明,时间太紧张了。”孙桂菊缺的一纸证明,是其儿子的离婚生效证明。而这份证明还需要回到其儿子离异地连云港开具。

一窗受理,一门通办。中心综合服务窗口民警徐健了解了孙桂菊的情况后,主动申请为其容缺受理。“在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次要申请材料临时缺失的情况下,经服务对象申请,窗口可在申请人作出书面承诺的基础上先行受理。”徐健介绍。

“孙女已经在4月中旬就成功落户啦!”6月27日,孙桂菊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正在争取尽快开具证明,向窗口补齐证明材料。

容缺办、加速办,鼓楼分局综合服务窗口为不少群众解决了燃眉之急。针对辖区内流动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的现状,鼓楼区公安分局提前走访沟通,组织窗口民警深入到辖区施工工地,向工人讲解宣传办理居住证可享有的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权利,指导工人填写居住证申请表,容缺受理居住证材料,由工地相关负责人后期统一开具居住证明,待制证完毕后再统一发放到外来务人员手中。

无户口人员更是“老大难”问题。“这是你们的身份证,请拿好。”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综合审批服务中心民警,最近将26张身份证一一送到居住在此的26名无户口人员手中。

“不仅帮助他们能享受国家低保等待遇,也解决了福利院的难题。”南京市社会福利院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无户口人员是该院救助的人员,他们因没有户口无法办理医保卡、残疾证等相关证件,也无法享受相关惠民政策。

一站式,最多跑一次

“太好了,家门口就能办理购买凭证。过去总是记不住各种公安对口业务的审批部门,现在只要进派出所一扇门,就能都办了。”6月27日,南京市江北新区某化工企业在企业附近的派出所综合窗口办理购买凭证。

一个窗口进出件,审批权不分警种集中行使。2019年,南京市公安局在江北新区率先成立首个“一站式”公安综合审批服务中心。“整合7大警种60余个审批事项,变多头审批为统一审批,审批权与原警种彻底剥离。”江北新区公安分局综合审批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业务深度融合,数据网上流转,运行两年多来,中心已完成各类公安办证业务67.8万件次。

找到一名警察,就能办成所有事。目前,南京市范围内车驾管、出入境业务办理网点由185家增加至329家,城区群众可在三公里范围内实现办理203项高频事项。

“最多跑一次”越跑越顺,离不开服务理念的提升,也离不开效能建设行动的支撑。去年以来,南京市公安局整合派出所综合窗口业务涉及的19个业务系统,实现人口、交管、出入境业务系统在一台电脑上运行。设计研发“综窗助手”一体机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窗口人员办事效率。

鼓楼分局挹江门派出所创新探索24小时智能服务。除开发“一家人警务在线平台”预约服务外,派出所自主研发设计的云服务智能取件柜,让办证服务不再受时间限制。“办理好的证件放在取件柜,市民可以通过收到的验证码随时来取。”挹江门派出所社区副所长唐凌介绍,“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民警还会提前预约,每周三晚上门入户送证件。”

线下的服务网点缩短辖区企业、群众的服务半径,线上的“掌上服务”则为业务申办人按下“快捷键”。“网上就能办理特种车辆运输通行证,我们来回少跑1000多公里的路程。”日前,大货车司机黄先生在“我的南京APP”成功办理通行证。南京警方研发的“普通危险品货车通行证在线申领系统”,为全国25个省市500多家企业7000余辆运输车提供“不见面审批”,累计出证6万余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明慧

编辑: 张红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