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气资讯天气预报

从1到10,认识东莞

从1到10,认识东莞 ·


从1到10

简单却又繁琐

数字的背后蕴藏着无数东莞故事

今天,一起从这些数字认识东莞


▲张顺详 摄


南岭以南,珠江以东

名城东莞,未必尽识

以数透视,加深认知


01

1字头数据


1700年立县史——公元331年,东晋成帝咸和六年设县,名为宝安。


1260多年建城史——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年,更名东莞县,迁县治于现今之莞城街道。

▲莞城旧貌新颜 夏钊昇 摄


11438亿GDP、10154亿元住户存款、近1万亿元市属国企总资产、1048万常住人口——广东省第三大常住人口城市,第四大GDP城市,全国第十五个“双万”城市,全国第二十四个万亿GDP城市。


10.9万元人均GDP(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55万美元)、10万元人均住户存款(折合1.4万多美元)——在国际上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5万美元),世界人均GDP1.25万美元,中国1.23万美元排第60位。


▲东莞市中心 翟嘉欣 摄



02

2字头数据


246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在广东省21个市当中排第十七位。

▲市中心广场新年 东莞南城发布 周琬瑜 摄


两个宣传广告——“东莞,每天绽放新精彩”和“海纳百川,厚德务实”。前者是2011年市委确定的东莞城市形象广告语,充分反映东莞的活力无限、创新不止、日新月异、朝气蓬勃。现有170万个市场主体,其中22万家企业,以及著名的篮球之城、潮玩之都、藏茶之都、毛织之都、举重之乡、游泳之乡、龙舟文化之乡等称号,都证明东莞是创新创业热土、宜居宜业乐土。后者是2007年市委确定的东莞城市精神,表明东莞开放包容、崇德向善、求实低调。

▲《CBA篮球馆》张顺详 摄

▲大朗毛织

▲万江龙舟


两大城市特色——“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东莞号称“世界工厂”,但过去以加工组装产业为主,给人印象是劳动密集、低小散乱。经过近十几年转型升级,呈现“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新特色。2021年市委确定此说法。



科技创新特色体现在:


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R&D占GDP比例)达到4.1%,省内城市居第二位,仅次于深圳,在全国城市也居前列;


▲生益科技生产车间 图源:创新松山湖

▲菲鹏生物的实验室 图源:创新松山湖


2023年全市国内专利授权量8111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2826件,数量排全省第三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3254件,数量排全省第二位。


●2023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10100家,居全省各地级市第一位;


●2023年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4万家,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其中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达52.4%;


●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全球第四台散裂中子源已在东莞建成启用,阿秒激光项目正在建设当中;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启动的首批四个省级实验室之一,2018年建成后聚集多位院士搞研发,其中汪卫华院士团队的“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项目入选“2019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成立产业化公司20多家,还有华中科技大学(东莞)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多家;


●多家民营企业的先进技术实现了替代进口;


●涌现了约15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如全球第二大、国内最大覆铜板生产企业广东生益科技公司等。


先进制造特色体现在:

广东省的目标是“制造业当家”,到202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35%以上。东莞市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52%,居全省各市第一位,接下来目标是“先进制造业当家”,努力提高先进制造业所占比重;

2023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2431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7%,比2008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023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1968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8%,比2008年提高17个百分点;

●正在全力发展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其中6个属于先进制造业或高技术制造业。


▲华为 图源:创新松山湖



03

3字头数据


308万户籍人口——2023年末数据。全年出生人口3.06万人,死亡人口1.2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5‰。


三大民系——1978年户籍人口111万人,分为广府人、客家人、疍家人。


三分之一——2023年末全市农村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总资产2696亿元,占全省的1/3;年度经营总收入310亿元;出租物业1亿平方米,出租年收入218亿元,占总收入的七成;村民股东人均年分红9300多元。凤岗镇雁田村成为东莞首个百亿资产村,另有纯收入超亿的村45个。


唐仲彬 摄


04

4字头数据


四大文化品牌——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东纵抗日根据地(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改革开放先行地(2014年统计,1978年以来“东莞制造”共260多个“全国第一”)。

▲图源:虎门太平


四个特殊——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行政架构、特殊的人口结构、特殊的经济结构(东莞外贸依存度1995年高达433.8%,2022年124.3%,仍是全国城市中最高的)。


416万辆机动车保有量(民用)——2023年末数据,省内城市居第一位。加上广州与深圳香港之间过境汽车众多、外来常住人口带来汽车不少,东莞通行、停车、尾气治理压力较大。


▲《东莞大道》黄机 摄



05

5字头数据


第五位——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28万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五位。


5个镇街GDP过600亿元——2023年,长安965亿元、南城803亿元、虎门738亿元、东城675亿元、塘厦607亿元(另松山湖国家高新区908亿元)。其他27个镇街GDP也都过百亿元。


东莞港口 姚泽林摄



06

6字头数据


6.6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数据。1978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元、农民人均年收入148元。


6亿元GDP,0.66亿元财政收入——1978年基数。


6大产业集群——1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1个5000亿级产业集群,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食品饮料、纺织服装鞋帽、新材料、造纸及纸制品行业。



07

7字头数据


73亿元利润总额——2023年,市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0亿元,利润总额73亿元。年末资产总额近万亿元,负债总额8133亿元,所有者权益总额1808亿元。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2021年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七大产业基地,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构建“空间+基金+政策+服务”的产业培育发展体系,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5年底,新能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率先突破千亿元规模。




08

8字头数据


805亿元——2023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2亿元)。


800亿元——2016年以来全市环保治污投入超800亿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建设1.5万公里污水管网,居省内各市第二位;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规模382万吨每日,居省内各市第三位。地表水质监测7个国考断面、2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三类及以上)比例达7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89%。PM2.5浓度为21微克每立方米。


▲群鸟来过冬 廖志忠摄



09

9字头数据


92.83%的人口城镇化率——高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低于深圳、佛山二市。


五大支柱产业、四大特色产业——五大支柱产业是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食品饮料加工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四大特色产业是玩具及文体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包装印刷业。


▲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

图源:东莞滨海湾新区



10

10字头数据


十分之一香港人为东莞籍贯——70多万名东莞籍港澳同胞。另有20多万名华侨。他们为东莞改革开放做出重要贡献。


▲王敬新摄


十大东莞行动——深圳十大观念、东莞十大行动影响全国。1978年9月开办太平手袋厂,开创了中国大陆“三来一补”“借船出海”模式;1978年底东莞在全国率先设立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开创了后来的政务超市模式;1984年高埗农民“集资建桥、收费还债”,开创了后来的“以路养路”模式;1993年“开启中国篮球职业化,成就全国篮球之城”;2012年领衔商改试点,参与全国制度设计;2013年社保均等覆盖,创造城乡一体改革样板;2013年创建党代表工作室,荣获全国党建模式;2008年率先派发物价补贴,获评中国十大民生决策;2007年创新流动人口服务;1994年雁田村首建村级治污厂,引领城市生态建设。


▲图源:东莞文旅


十大东莞特色美食——《舌尖上的东莞》上过央视。道滘粽子、高埗鱼丸、中堂鱼皮包、万江卤鱼头、虎门蒸膏蟹、麻涌蒸禾虫、横沥猪油包、石龙豆皮鸡、厚街烧鹅濑粉、大岭山荔枝柴烧鹅等。


▲让王祖蓝夫妇魂牵梦萦的烧鹅濑粉

▲图源:东莞文旅



来源:东莞日报(撰稿:潘登)

编辑:李秀莹

校对:陈灿荣

·